- 惺惺
-
1.清醒貌。
唐 杜甫 《喜觀即到復題短篇》之二: “應論十年事, 愁絕始惺惺。”宋 陸游 《不寐》詩: “困睫日中常欲閉, 夜闌枕上卻惺惺。”明 劉基 《醒齋銘》: “昭昭生於惺惺, 而憒憒出於冥冥。”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補遺》卷二: “言未終, 惺惺欲醒。”2.聰明機靈。宋 曾布 《曾公遺錄》卷八: “上諭: 皇子……雖三歲未能行, 然能語言, 極惺惺。”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一: “聰明的試相度, 惺惺的試窨付。”元 李壽卿 《伍員吹簫》第二摺: “世做的背時序, 且一半惺惺一半愚。”明 馮夢龍 《挂枝兒‧蚊子》: “蚊蟲兒, 生就你惺惺伶俐。”3.形容動聽的聲音。宋 楊無咎 《滴滴金》詞: “憶得歌翻腸斷句, 更惺惺言語。”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四: “何處調琴, 惺惺地把醉魂呼醒。”
Ханьюй Да Цыдянь. 1975—1993.